市场化的节能投资新模式--EPC合同能源管理
一、 合同能源管理(EPC)基本概念 |
4、能耗基准 energy consumption baseline COPOWCO——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自2006年起,便一直致力于EP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推广与实行。通过数年的不懈努力,COPOWCO已成长为EPC模式的中坚力量——优秀的节能设备供应商和能源服务商。COPOWCO秉承“为您节能,我来投资”的宗旨和“专一为您投资,专业为您服务,专注您的效益”的理念,成功为全国各省市、港澳台及东南亚各国家提供了性能可靠、高效节能的产品和服务,并受到客户与业界的一致好评。 |
五、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EPC)运作模式 | |
1、节电效益分享模式 | |
1.1 | 节电改造工程的投入和风险按照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客户的约定共同承担或由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单独承担。 |
1.2 | 在项目合同期内,双方按照共同确认的节电率,按比例分享节电效益,设备所有权归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
1.3 | 项目合同结束后,节电设备无偿移交客户使用,以后所产生的节电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
2、节电量保证支付模式 | |
2.1 | 节电改造工程的投入和风险由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客户共同承担,客户向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支付相关费用(如服务费、投资及合理利润、税费等)。 |
2.2 | 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项目的全过程服务。 |
2.3 | 项目合同期内,公司向客户承诺一定比例的节能量,达不到承诺节电量的部分,由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负担;超出承诺节电量的部分,双方分享。 |
2.4 | 项目合同结束后,节电设备无偿移交客户使用,所产生的节电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
3、能源费用托管模式 | |
3.1 | 客户按照约定的能源费用委托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能源系统的运行管理和/或节能改造。 |
3.2 | 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按双方约定的能源费用对客户的能源系统进行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 |
3.3 | 项目合同结束后,节电设备无偿移交客户使用,所产生的节电收益全部归客户所有。 |
4、融资租赁模式 | |
4.1 | 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融资为客户提供所需设备,具有融资和融物双重职能。 |
4.2 | 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将节能设备租赁给客户使用,设备所有权归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所有,客户用节能设备产生的节能效益支付租金。 |
4.3 | 项目合同结束后,节能设备由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收回。 |
5、混合模式 | |
上述模式的混合型,具体内容由双方协商。 | |
六、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EPC)节电计量 | |
1、节电计量目的 | |
1.1 | 节电计量是客户衡量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节能技术能力的标准。 |
1.2 | 节电计量是客户和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结算的依据。 |
2、节电计量的方法 改造工程完工后,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与用户共同按照能源管理合同中规定的方式对节能量及节能效益进行实际监测,也可委托第三方机构对项目节能量进行测量和确认,并填制和签发节能量确认单。 节电设备使用前后,比较相同时段、相同负载的用电消耗,即可测出节能率,并分析其节能效果。 或者利用高精度的电能质量分析仪现场测试节能设备使用前后电压、电流、有功功率、视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素等参数,并进行比较分析。 | |
七、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合同能源管理(EPC)实施程序 | |
1 | 项目双方接触。 |
2 | 对客户用能状况的诊断和财务状况的了解。 |
3 | 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议的提出: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向客户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建议书,介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情况、提出节能措施、估算项目投资额和节能效益等。 |
4 | 确定能耗基准(包括监测、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涉及的耗能设备进行必要的监测工作,以建立项目的能耗基准;同时提供客户测试机一台,免费试用15天,检测节能效果,增强客户对节能改造的信心。 |
5 |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合同的谈判和签订:确定合同能源管理的运作模式、节能率(或节电量)的计量方法、实施方式等。 |
6 | 项目融资:根据项目资金情况,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确定是否进行融资。 |
7 | 实施节能措施: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节能措施的工程设计、节能设备的采购、安装、工程施工等项目建设工作。 |
8 | 项目试运行。 |
9 | 项目验收,确定节能量和节能效益:项目实施完成后,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客户共同组织对项目进行验收,并按照合同规定,完成后节能量和节能效益的测量和验证工作。 |
10 | 项目运行管理:按照合同约定,由广州致控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或客户负责项目的运行管理。 |
11 | 合同期内分享节能效益。 |
12 | 合同结束后设备移交。 |